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叶江蓠和扁江蓠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張峻甫; 夏邦美
发表日期1964-02-25
出处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关键词地理分布 内部构造 比较研究
英文摘要叶江蓠Gracilaria foliifera和扁江蓠G.textorii是江蓠属中两个界限不清的种类,藻类学家曾对这两种江蓠是否为两个独立种表示怀疑。为了澄清这两种间混淆不清的关系,同时也为了校正黄海西部的海藻记录,经过对我所海洋植物标本室收藏的一些被著名藻类学家所鉴定的国内外产的叶江蓠和扁江蓠标本的全面比较研究,我们明确了这两种是两个独立种,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囊果的内部构造:叶江蓠的囊果被外部的细胞小,内部的细胞略大,胞壁不清,但收缩的原生质体极为显著,在低倍镜下,这种收缩的原生质体常形成近似直线的排列,胞间有连丝现象,同时,产孢丝细胞特大;而扁江蓠的囊果被,其内外为大小不相同的两种细胞组成,内部细胞大而疏松,排列无序;产孢丝细胞较小。此外,对叶江蓠的内部构造和精子囊窠的形态也进行了首次描述。根据两种间的区别特征,我们对国内已定名或尚未定名的标本进行了鉴定,确定全部均为扁江蓠。因此,我国叶江蓠的记录应予取消。文中还讨论了这两种江蓠的地理分布。根据地理分布观点,苏联日本海沿岸的叶江蓠记录可能就是扁江蓠标本错误鉴定的结果。就目前资料分析,叶江蓠是分布于大西洋的种类,而扁江蓠则是太平洋的种类,两种是否都见于印度洋,则有待于根据上述特征,重新检查该地产的标本后才能得出结论。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调查研究报告第272号
02页:83-91
语种中文;
ISSN号1672-9072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4431]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張峻甫,夏邦美. 叶江蓠和扁江蓠的比较研究. 196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