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鱼类补充机制: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A.D.Rijnsdorp ,R.Berghahn ,J.M.Miller ,H.W.Van Der Veer ,刘栋 |
发表日期 | 1999-03-15 |
出处 | 现代渔业信息
![]() |
关键词 | 比目鱼 补充 环境条件 密度制约过程 |
英文摘要 | 本文总结过去十年比目鱼类补充机制研究的进展,重点关注了1990和1993年两次比目鱼类研讨会许多论文展示的共同特征。在浮性鱼卵和仔鱼阶段,补充量变异性主要由非密度制约因子作用的结果。这种变化过程的效应在其分布区域边缘呈扩大的趋势,并与非生物条件因子有关。当比目鱼类高度特化至底栖食性时,密度制约的反馈过程看见了底层幼鱼时期。有证据表明,密度制约的反馈过程在未开发或轻度开发利用种群的成鱼时期也有发生。这次研讨会提出的比目鱼类补充机制的未来研究领域包括:1.根据生态等值概念,对比目鱼种群分类,包括连续生活吏阶段的栖息地需求;2.补充过程中种间和种群间的比较研究;3.决定浮性鱼卵和仔鱼存活率的环境因子分析;4.与生长和死亡有关的底层幼鱼受密度制约的栖息地选择;5.对比目鱼按种类浮性鱼卵、仔鱼,底栖幼鱼和成鱼的栖息地特征分析,包括鱼卵和仔鱼的漂移,从产卵场向育幼场的运输和成鱼洄游;6.相关种群动力过程的模拟研究,定量揭示各种动力过程的重要性以及确定这些过程的必要精度。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期 | 03页:23-26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S917 |
ISSN号 | 1004-8340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4793]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7号26607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A.D.Rijnsdorp ,R.Berghahn ,J.M.Miller ,H.W.Van Der Veer ,刘栋. 比目鱼类补充机制: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199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