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兹湾邻近海域长臂樱磷虾数量分布与发育特点的研究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 作者 | 仲学锋,王荣 |
| 发表日期 | 1993-12-31 |
| 出处 | 南极研究
![]() |
| 关键词 | 分布 生殖 发育 长臂樱磷虾 普里兹湾 |
| 英文摘要 | 198 9/1 990和 1 990 /1 991南极夏季期间 ,在南印度洋普里兹湾邻近海域进行了调查 ,对这一海域长臂樱磷虾 (Thysanoessa macrura G.O.Sars)成体和幼体的数量分布和生殖、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长臂樱磷虾出现在整个测区。成体主要密集在南极辐散带 ,幼体几乎出现在每个测站。1月份 ,长臂樱磷虾幼体在磷虾幼体中数量最多 ,1 990年 1月平均为 744个 /1 0 0 0 m3 ,1 991年 1月平均为 1 1 5 5个 /1 0 0 0 m3 。幼体数量外海多 ,陆架、陆坡区少。成体与幼体数量的东西向分布与饵料深度呈正相关 ,测区中部的密度要高于测区东西两端。幼体发育有自北向南 ,随纬度升高 ,发育程度逐渐降低的趋势。1 990年幼体发育期组成 ,1月上旬为 C1 - F2 ,幼体平均发育期指数为 2 .78;2月下旬为 C2 - F5 ,平均发育期指数为 4.89;3月上旬为 C3 - F6 ;平均发育期指数为 5 .0 0。1 991年幼体发育组成 ,1月上旬为 C1 - F3 ,平均发育期指数为 3 .75 ;3月上旬为 F1 - F6 ,平均发育期指数为 8.70。原蚤状幼体和蚤状幼体的平均发育速度 ,1 989/1 990年为 1 3 - 1 9天 /期 ,1 990 /1 991年为 1 1天 /期。在调查海域 ,长臂樱磷虾约 1 0月上旬开始产卵 ,1月上旬产卵基本结束。1 991年 1月份成体及未成体的体长组成主要分布在 1 0 - 2 0毫? |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 期 | 04页:40-49 |
| 语种 | 中文; |
| ISSN号 | 1007-7073 |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5697] ![]()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青岛266071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仲学锋,王荣. 普里兹湾邻近海域长臂樱磷虾数量分布与发育特点的研究. 199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