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虫组合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常凤鸣,庄丽华,李铁刚,阎军 |
发表日期 | 2003-03-30 |
出处 | 海洋与湖沼
![]() |
关键词 | 冲绳海槽北部 Q-型因子 放射虫组合 水团 |
英文摘要 | 利用取自冲绳海槽北部的 8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 ,对其中的放射虫壳体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Q 型因子分析得到 3个主因子 ,方差累积贡献为 90 .2 % ;3个主因子划分出了 3个放射虫组合 ,它们的分布和组成与研究区的水团有很好的相关性。组合Ⅰ以Tetrapylecircu laris、Tetrapylequadriloba和Ommatartustetrathalamustetrathalamus等属种为主要分子 ,分布在西北部陆架和陆坡区 ,反映陆架水与对马暖流水相互作用的混合水环境 ;以Litheliusminor、Dic tyocoryneprofunda、Stylodictyamultispina、Acrosphaeraspinosa、Dictyocorynetruncatum、Spongastertetrars、Stylodictyaarachnia和Ommatartustetrathalamustetrathalamus等属种为主的组合Ⅱ ,在东南部海槽区占优势 ,反映黑潮流系影响的海洋环境 ,同时其分布和组成又受水深的制约 ;以Te trapylequadriloba和Monozoniumpachystylum为主的组合Ⅲ仅解释了总方差的 8 3% ,其分布没有明显的优势区域 ,可能代表黑潮水到混合水的过渡环境。这 3个组合的分布和变化也反映了各水体的活动范围。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 1 760 1 9号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G2 0 0 0 0 4670 3号 ; 中国科学院 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KZCX3 SW 2 2 0号 |
期 | 02页:93-101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P736.22 |
ISSN号 | 0029-814X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6867]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4.青岛26607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常凤鸣,庄丽华,李铁刚,阎军. 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虫组合. 200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