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大西洋洋中脊海底表层热液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曾志刚,秦蕴珊,翟世奎
发表日期2001-02-28
出处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铅同位素组成 表层热液沉积物 TAG热液区
英文摘要新测得 TAG热液区中 6件海底表层热液沉积物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 ,其变化范围不大 ,具有均一性的特征。在 Pb- Pb图解上 ,热液沉积物的铅同位素数据大多落在 MARB的铅同位素组成范围内 ,与大西洋沉积物和 Fe- Mn结核相比明显具较少的放射成因铅 ,反映其上部洋壳岩石为该区热液沉积物的形成提供了铅。对比研究表明 ,因不同地质 -构造环境中的海底热液区为热液沉积物形成提供物源的情况不同 ,是导致有沉积物覆盖洋中脊中热液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与无沉积物覆盖洋中脊不同的主要原因。海底扩张中心的扩张速率与热液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但其并不是热液沉积物铅同位素组成的唯一控制因素
DOI标识10.16441/j.cnki.hdxb.2001.01.018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 0 0 0 0 46 70 3) ; 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Q98E0 2 139)资助
01页:108-114
语种中文;
分类号P736.4
ISSN号1001-1862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7363]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266071
3.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
4.26600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曾志刚,秦蕴珊,翟世奎. 大西洋洋中脊海底表层热液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200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