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ka以来西赤道太平洋碳酸钙沉积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向荣,阎军 |
发表日期 | 2000-09-30 |
出处 | 海洋与湖沼
![]() |
关键词 | 西赤道太平洋 CaCO_3沉积特征 冲淡作用 |
英文摘要 | 利用采自西赤道太平洋WP2和WP7孔的柱状岩芯 ,对其CaCO3含量、粗碎屑组分和浮游有孔虫动物群进行分析 ,并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 4 C数据相结合进行地层划分 ,从而对该区 2 4 0ka以来的CaCO3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WP2孔和WP7孔的Ca CO3含量在变化趋势上具有较一致的特征。距今 2 4 0ka以来 ,CaCO3含量变化整体上呈现冰期高、间冰期低的特征 ,与太平洋型CaCO3旋回有相似的趋势。该区的CaCO3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溶解作用 ,而是钙质生物生产率和冲淡作用。WP7孔在 1 50— 1 60cm和 380—395cm处分别存在两个CaCO3含量的明显低值层位 ,分别对应大约距今 80ka和 2 2 5ka ,表明和该时期火山物质的冲淡有关。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1 996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973 62 1 0号 |
期 | 05页:72-79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P736.21 |
ISSN号 | 0029-814X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7466]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向荣,阎军. 240ka以来西赤道太平洋碳酸钙沉积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200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