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受精前期微管骨架的免疫荧光观察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朱香萍; 尤锋; 张培军; 徐永立
发表日期2008-03-30
出处海洋与湖沼
关键词牙鲆 大菱鲆 纺锤体 中心体 微管骨架
英文摘要利用免疫荧光显微技术研究观察了牙鲆和大菱鲆正常二倍体受精卵从胚盘形成到4-细胞期微管骨架的动态变化过程,获得了一系列中心体、纺锤体及核的变化图像。牙鲆和大菱鲆正常发育的受精卵中微管骨架结构-纺锤体和中心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基本相似,纺锤体及微管的形态结构也基本相似,大部分受精卵的微管骨架结构随卵裂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在相同培育温度下,大菱鲆受精卵的胚盘形成时间要比牙鲆受精卵的胚盘形成时间晚10min左右,这与解剖镜下现场观察的结果相一致。首次利用免疫荧光显微技术从分子细胞生物学角度对牙鲆和大菱鲆进行细胞学观察,为进一步对其进行染色体操作提供分子细胞学依据。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资助,2002AA629160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1036号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03—2005
02页:96-102
语种中文;
分类号S917.4
ISSN号0029-814X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7697]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青岛农业大学青岛26610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青岛266071,青岛266071,青岛26607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朱香萍,尤锋,张培军,等.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受精前期微管骨架的免疫荧光观察. 200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