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条斑星鲽早期发育生物学研究——受精卵的形态、生态和卵胚发育特征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肖志忠; 于道德; 张修峰; 徐世宏; 马道远; 李军
发表日期2008-02-09
出处海洋科学
关键词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 悬浮卵 胚胎发育
英文摘要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的受精卵为圆球形、分离透明、无油球的悬浮卵。卵膜具粗波纹状的纹络。卵黄均匀,浅黄色或米黄色。卵径平均为1.70 mm±0.02 mm。卵黄囊径1.57 mm±0.025 mm。卵黄间隙狭窄,约为0.11 mm。受精卵的可孵化水温为6.0~11.0℃,最适孵化水温8.0~10.0℃。可孵化盐度为27.00~36.00,最适孵化盐度为33.00~35.00。受精卵在不同盐度的海水中,呈现不同的生态分布特征。在水温8.0~10.0℃,盐度33.00,光照500~6000 lx,pH值7.5~8.4的孵化条件下,受精卵约历时216 h孵化出膜,出膜方式以头部首先破膜为主。优质卵的孵化率可达90%以上。在条斑星鲽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期及原肠期以前的时期对温度的敏感性明显强于原口关闭后各个发育时期。卵胚卵裂期的不同步分裂现象要比其他硬骨鱼类提前,出现在第三次卵裂时期。多细胞期的裂球均一程度较低。在孵化育苗生产中,出现大量带有"空泡"的不正常的卵胚和前期仔鱼。该研究结果为比较鲆鲽鱼类早期发育过程提供了基础参考资料,同时揭示作为冷温性鱼类条斑星鲽受精卵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特殊规律,从而为该鱼种进一步大规模苗种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02-1-KCHHH-39,03-2-HH-4,06-2-3-18-hy)
02页:19-23
语种中文;
分类号S917.4
ISSN号1000-3096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7746]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山东青岛266000,山东青岛266071,山东青岛266071,山东青岛26607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肖志忠,于道德,张修峰,等. 条斑星鲽早期发育生物学研究——受精卵的形态、生态和卵胚发育特征. 200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