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投喂蚯蚓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刘石林; 刘鹰; 陈慕雁; 周毅; 张涛; 杨红生
发表日期2008-01-15
出处中国水产科学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 中国明对虾 生长 氨基酸 脂肪酸
英文摘要以不同比例的鲜活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和人工饲料配合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虾,测定各种饵料配比对其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饲料中配合投喂1/4以上的赤子爱胜蚓(干重比)可显著提高中国明对虾幼虾的生长速率(P<0.05),但对对虾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随着蚯蚓投喂量的增加,对虾肌肉水解氨基酸的总量以及其中的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谷氨酸Glu、天冬门氨酸Asp、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和促摄食氨基酸(蛋氨酸Met、赖氨酸Lys、甘氨酸Gly)的含量都呈增加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投喂蚯蚓对对虾肌肉中促摄食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最大,鲜味氨基酸次之,对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最小。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价结果表明,投喂蚯蚓可提高对虾肌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改善对虾肌肉品质。随着蚯蚓投喂量的逐渐增加,对虾肌肉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n-3相对含量及其表示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低的∑n-3/∑n-6的比值都呈降低的趋势,且在蚯蚓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4以上时达差异显著;对蚯蚓肌肉脂肪酸的分析结果表明:蚯蚓脂肪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相对含量较低,因此,以蚯蚓作为对虾饲料,特别是亲虾的DHA饲料来源时,应配合投喂DHA含量较高的其他饲料。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1620) ;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0305)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9A03).
01页:147-155
语种中文;
分类号S968.22
ISSN号1005-8737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7784]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山东青岛266071,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山东青岛266071,山东青岛266071,山东青岛26607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石林,刘鹰,陈慕雁,等. 投喂蚯蚓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200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