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西菲律宾海盆表层沉积物中的轻碎屑分区及物质来源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鄢全树; 石学法; 王昆山; 任向文; 姜晓黎
发表日期2007-11-15
出处地质论评
关键词轻碎屑 轻碎屑分区 物质源区 西菲律宾海 表层样
英文摘要海洋沉积物中轻碎屑(0.125~0.063mm)种类的特征和分布样式对于沉积物源区的判别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取自西菲律宾海21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轻碎屑种类包括生物碎屑、石英、长石、褐色火山玻璃、无色火山玻璃、风化碎屑、火山渣,以及含量极低的一些矿物如磷酸盐(鱼牙)、片状矿物(黑云母和白云母)、硅灰石、黑曜石以及极少量的球粒状、椭球状宇源颗粒。分析结果表明,本区的轻碎屑分布可以分为三个区:(Ⅰ)菲律宾海沟以东区,轻碎屑主要源于钙质或硅质生物,邻近的岛弧也贡献了一定量的火山碎屑。(Ⅱ)中部区,石英、长石和无色火山玻璃可能源于中酸性熔岩海山或者是正在活动的中酸性岩浆事件的产物。(Ⅲ)帛琉—九州海岭以西区,本区的物质来源相对比较复杂。长石、石英的含量较低,可能主要来源于中酸性熔岩海山或者是正在活动的中酸性岩浆事件的产物,火山渣主要是源于喷发在帛琉—九州海岭之上的火山。可以认为:①研究区的生物碎屑含量与水深紧密相关,生物碎屑的数量主要受控于碳酸盐补偿深度(CCD)。②来自菲律宾岛弧的火山碎屑对本区沉积作用贡献较小,可能通过海流或风等途径向深海盆进行短距离搬运。海底高原(如本哈姆高原)和邻近海岭(如帛琉—九州海岭)火山岩的风化产物对本研究区轻碎屑沉积作用有着重要贡献,其影响范围主要依赖于海底风化作用的强度。③来自中国大陆及菲律宾等邻近岛弧的陆源碎屑物质对本区的沉积作用影响很小。本区可能存在的中酸性熔岩海山是长英质轻碎屑物质的主要源区。
DOI标识10.16509/j.georeview.2007.06.005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中国大洋协会“十五”计划项目(编号DY105-01-04-02) ; 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编号2003DIB3J114)的成果
06页:47-55
语种中文;
分类号P736.2
ISSN号0371-5736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7844]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鄢全树,石学法,王昆山,等. 西菲律宾海盆表层沉积物中的轻碎屑分区及物质来源. 200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