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南海区域海气热通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陈锦年; 王宏娜; 吕心艳
发表日期2007-05-15
出处水科学进展
关键词卫星遥感资料 南海 感热和潜热通量
英文摘要应用由卫星SSM/I(Special Sensor Microwave/Imager)和AVHRR(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遥感资料,使用先进的海气通量计算方法(TAGA COARE3.0),计算出南海1987年7月至2004年12月共200个月的海气界面的感热和潜热通量(0.25°×0.25°),其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发现,由卫星反演的海气热通量与实测结果非常一致。与GSSTF2的结果相比,其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基本一致。由此说明,利用卫星遥感获得的热通量可以用来进行中国近海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作为我国气候预测研究的重要依据。由多年南海海气热通量的分析表明,南海区域热通量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年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其周期分别是0.5a、1a、准3a和6~11a。其中准3a和6~11a周期与中国旱涝的周期一致。因此,可以认为南海区域热通量的年际变化对中国的旱涝分布将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6017) ; 热带海洋气象科学研究基金(200412)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2-YW-214)~~
No.78期:03页:82-89
语种中文;
分类号P732
ISSN号1001-6791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8285]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北京100049
3.广东广州510080
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6.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7.山东青岛26607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锦年,王宏娜,吕心艳. 南海区域海气热通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200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