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有害赤潮的形成机制、危害效应与防治对策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周名江; 于仁成
发表日期2007-04-15
出处自然杂志
关键词有害赤潮 富营养化 形成机制 危害
英文摘要近些年来,全球有害赤潮发生的频率、规模及其危害效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有害赤潮的形成受到赤潮原因种适应特征与竞争策略、水体富营养化状况,以及水文、气象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有害赤潮藻种可以通过产生毒素、改变水体理化特征等对人类健康、水产养殖和海洋生态系统带来危害。迫切需要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建立和发展赤潮应急治理技术,以降低有害赤潮的规模及其危害效应。我国近海有害赤潮问题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而且有毒有害藻种形成的赤潮越来越多,对于我国近海赤潮演变的趋势与潜在危害效应应给予充分关注。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No.259期:02页:14-19+67-68
语种中文;
分类号X55
ISSN号0253-9608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8329]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研究员
2.青岛266071研究员
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名江,于仁成. 有害赤潮的形成机制、危害效应与防治对策. 200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