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京津地区“沙尘暴”的性质和治理——以北京2006年4月16日的尘暴为例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韩同林; 林景星; 王永; 郑柏峪; 宋怀龙; 刘江永; 蒋高明; 史培军; 张静
发表日期2007-02-15
出处地质通报
关键词北京 尘暴 干涸盐湖 先锋植物种群 现代生态环境地质学
英文摘要依据粒度分析、电镜扫描、能谱分析、常温水溶盐检测、宏观表象特征研究和实地调查,证实北京2006年4月16日的所谓“沙尘暴”是尘暴,干涸盐湖是京津尘暴的重要源区。因此,要治理京津地区的尘暴,就必须修复干涸盐湖区的生态环境,而不能像过去那样去治理沙漠。要修复干涸盐湖区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用现代生态环境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干涸盐湖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植被演化的趋势,筛选出最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土著先锋植物种群,并用土著先锋植物种群对尘源区进行“地毯式”的覆盖,而不能用种树去阻挡它,因为再高的树林也挡不了从2000~3000m以上高空飘来的浮尘。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专款资助 ;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611703)资助。
No.141期:02页:3-13
语种中文;
分类号P445.4
ISSN号1671-2552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8384]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现代生态环境地质研究中心
2.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生态扶贫专业委员会
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4.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6.北京师范大学
7.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8.北京100037
9.北京100045
10.山东青岛26607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韩同林,林景星,王永,等. 京津地区“沙尘暴”的性质和治理——以北京2006年4月16日的尘暴为例. 200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