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关于现代浅海型海底热液活动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刘长华; 殷学博
发表日期2006-09-10
出处地球科学进展
关键词浅海热液活动 流体 伴生气体 沉积物
英文摘要浅海型海底热液活动一般出现于海底火山顶部或者翼部,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是深海热液活动和陆上热泉的过渡地形。研究浅海型海底热液活动使我们更全面了解地球内部热量的缓慢散发形式。目前浅海型热液活动研究多侧重于流体、伴生气体、沉积物等方面:对于流体研究主要通过流体元素特征探讨流体源,虽然浅海热液活动流体在海底喷出,但流体主要组分有时是海水,有时是陆上大气水—海水只是作为少部分加入其中。对于伴生气体的研究表明:热液喷出时伴生气体组分多是火山气来源,火山气的加入导致热液流体酸性增强,使热液流体较容易淅沥出围岩中的元素,因此尽管浅海型热液流体流经路程短,但是流体中依然包含了较多物质,从而在海底表面沉淀沉积物,甚至可以形成烟囱体,由此可见浅海型热液活动与火山活动紧密相关。对于沉积物的研究显示浅海热液活动产生的沉积物组分简单,也有像深海热液活动中烟囱状沉积体的形成。沉积物对周围水域中元素浓度起到积极影响,如Fe、As含量等,这是热液流体与海水相互作用的结果。现代浅海型热液活动往往出现于近海岸处,距离人类生活较深海热液活动更加接近,所以浅海热液活动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深度及广度应该成为下一步研究重点。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台湾东北部龟山岛浅海烟囱体的形成机制研究”(编号:40376020)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太平洋典型区域海底热液活动的环境效应研究”(编号:KZCX3-SW-223)资助
09页:42-48
语种中文;
分类号P738.6
ISSN号1001-8166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8559]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北京100039
5.山东青岛26607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长华,殷学博. 关于现代浅海型海底热液活动的研究进展.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