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磷和硅的输送通量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 | 沈志良 |
发表日期 | 2006-07-30 |
出处 | 地理学报
![]() |
关键词 | 磷 硅酸盐 径流量 输送通量 长江 |
英文摘要 | 于1997年枯水期(11月~12月)和1998年丰水期(8月和10月),对长江流域从金沙江至河口干流和主要支流、湖泊各种形式的磷和硅酸盐进行了调查。长江干流枯、丰期颗粒磷和总磷浓度变化几乎是同步的,上游快速增加,中、下游下降且变化不大;溶解态磷和硅酸盐浓度变化较小。枯、丰期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通量从上游至中、下游呈增加趋势。枯水期长江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通量,大部分是由中、下游贡献的,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支流和湖泊。丰水期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的输送,仅上游支流贡献了一半以上的颗粒磷,其余大部分是由干流贡献的。颗粒磷所占的比例,上游高于中、下游,丰水期高于枯水期,干流高于支流,主要与悬浮泥沙含量有关,颗粒态磷是长江磷的主要贡献者。溶解态磷的输送通量,枯水期干流中有机磷略占优势,支流中有机和无机磷各占一半;丰水期均是无机磷占优势。长江水中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的输送通量和总磷、磷酸盐的输出通量主要受径流量所控制,特别是硅酸盐通量具有比磷更加明显的随径流而增加的特征。本文提出了长江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的输送通量方程式及总磷、磷酸盐的输出通量方程式。 |
文献子类 | CNKI期刊论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39040) ;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点资助项目(KZ952-S1-421)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232) ;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资助项目(SX2004-010)~~ |
期 | 07页:71-81 |
语种 | 中文; |
分类号 | P342 |
ISSN号 | 0375-5444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8605]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沈志良. 长江磷和硅的输送通量. 200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