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湖缘峡谷及其含油性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姜在兴,杨伟利,于雯泉,王卫红,李守军,李丕龙,张善文
发表日期2005-09-30
出处地学前缘
关键词湖缘峡谷 断陷湖盆 陡坡带 控盆断层 洪水侵蚀 含油性
英文摘要在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控盆断裂的剧烈活动导致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形成盆地的快速沉降,与湖盆边缘地形形成巨大高差。沿此边缘,经过早期阵发性洪水及河流的强烈下蚀,并不断向源侵蚀,在古断面上形成宽达数km,深达上km的深切谷,称之为湖缘峡谷。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Y921峡谷即为湖缘峡谷,其现今形态为长7000m、宽3500m、深3500m、剖面呈“U”型的特征。古构造及古生物分析认为,在古新世至渐新世时期,陈南断层剧烈活动,使断层两侧形成较大的高差,在干旱、阵发性洪水侵蚀下逐渐形成Y921峡谷,并在其底部形成侵蚀面。孢粉分析认为,仅沙四上段沉积时期就有近1000m的高差。后期,随湖平面上升,峡谷逐渐充填了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三段和部分二段地层,主要为辫状河粗碎屑砂砾岩、扇三角洲相交错层理砂岩和滨浅湖相泥岩、粉砂岩。这种峡谷的特点是短、宽、深,其充填模式主要为辫状河-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由于峡谷前缘为深湖相泥岩作为生油岩,陈南断层和峡谷内的冲刷面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峡谷内砂砾岩作为储层,因此在峡谷内形成了多种非构造油气藏类型。
文献子类CNKI期刊论文
资助机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75507) ; “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9)
03页:188-196
语种中文;
分类号P618.13;
ISSN号1005-2321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98944]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
2.胜利石油管理局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山东东营257060
5.胜利石油管理局北京100083
6.广东广州510640
7.山东东营257061
8.山东青岛266071
9.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姜在兴,杨伟利,于雯泉,王卫红,李守军,李丕龙,张善文. 湖缘峡谷及其含油性. 200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