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Ia型超新星的AGB伴星通道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陆翰
答辩日期2024-07-01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王博
关键词密近双星 演化 超新星 白矮星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其他题名The progenitors of Type Ia supernovae with AGB donors
英文摘要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最壮观的天文奇观之一。它一般发生在恒星演化的末期,爆发亮度可以堪比其宿主星系的亮度。时至今日,超新星爆发相关的研究在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超新星爆发包含了极其复杂的物理过程,与恒星系统演化过程和宇宙化学元素演化密切相关。Ia型超新星爆发可以用于测量宇宙学距离,也是宇宙的重元素工厂和星系演化中的宇宙射线加速器。基于Ia型超新星测距,人们发现了宇宙在加速膨胀,并从揭示了暗能量的存在。本文将详细地介绍超新星分类和产生机制、Ia型超新星的观测特征和研究现状、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模型以及我们在Ia型超新星的AGB通道所作的工作。根据Ia型超新星前身星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前身星模型大致分为为单简并星模型和双简并星模型。在单简并星模型下,非简并星伴星通过稳定的物质转移向碳氧白矮星转移物质,使碳氧白矮星吸积体质量增加至钱德拉塞卡质量极限,产生Ia型超新星。该非简并星伴星可以是主序星、亚巨星、红巨星、渐近巨星支恒星或氦星。对于半相接的碳氧白矮星和渐近巨星支恒星系统,我们采用了一个积分形式的质量转移方法来计算该通道的物质转移速率。我们发现半相接的碳氧白矮星和渐近巨星支恒星系统可以通过稳定的物质转移产生Ia型超新星。此外,我们也研究分离型的双星系统之间星风物质转移的情况。我们给出了这两种情况下双星系统的初始参数空间。并且观测上共生星样本AT 2019qyl可以被我们的参数空间覆盖,因此我们认为该样本可能是该通道的一个潜在的Ia型超新星前身星侯选体。
学科主题天文学
语种中文
页码0
源URL[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28022]  
专题云南天文台_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组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陆翰. Ia型超新星的AGB伴星通道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云南天文台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