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A型食双星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伍劲锋
答辩日期2024-07-01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朱俐颖
关键词近相接双星 A 型食双星 双星演化 物质转移 光变分析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其他题名Investigations of A-type Eclisping Binaries
英文摘要A 型星是一类巴尔末谱线特征表现最为强烈的恒星类型,介于早型和晚型 恒星之间,它们温度较高,呈现白色或者蓝白色,活动性大都很弱,是一类非常 重要的恒星类型。A 型食双星则是指主星为 A 型星的食双星系统。这类双星系 统演化速度相较早型双星系统更慢,在宇宙中能观测到足够多的样本开展研究; 而相较于晚型双星又没有明显的活动性,因此它们大多是可以排除磁活动的影 响,研究双星演化和物质转移的天然实验室。此外,当前针对 A 型食双星的综合 性研究还很缺乏,有必要对这类双星系统进行系统研究。近年来,随着高精度测 光巡天和海量光谱巡天数据的释放,大量的 A 型食双星被发现。本文以巡天数 据为基础,对 A 型食双星进行了筛查,结合国内外地面望远镜的后随观测,发 现了一批特殊的 A 型食双星,对部分目标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了其中的物质转 移过程,以及初步的统计特征,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 1. 发现了极端质量比的 A 型近相接双星系统,揭示其经历了质量比反转,将 演化成小质量比相接双星。CSS_J154915.7+375506 是一个具有 EB 型光变的 A 型全食双星系统,我们对乌兹别克斯坦 1.5 米望远镜获得的 BVRI 多色完整光变 曲线进行分析发现该系统是一个质量比仅为 0.138 的临近相接双星系统,次星演 化程度高于主星且次星表面有效温度高于相同质量恒星,揭示其曾损失大量物 质,经历了质量比反转后形成。其轨道周期的分析显示可能存在周期长期减小叠 加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化可能来源于一个质量大于 0.91 ⊙ 的第三天体,然而 光变曲线分析中第三光的占比可以忽略暗示该第三天体可能是致密星。随着轨 道周期的减小它将演化成相接双星,且形成相接双星时就有极端质量比。 2. 对具有 EA 型光变的 5 颗(C025311.42+470916.5、C051224.47+320023.2、 C052148.71+020846.1、C065601.63+004938.5 和 C070916.09+383934.5)A 型全 食双星进行分析,发现它们都是分离双星系统,且子星充满度都很低。分别使 用 WD 和 PHOEBE 两种程序对它们的 TESS 光变曲线解轨得到的参数进行了对 比,发现两者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由于观测时长较短不足以探测这些 目标的轨道周期变化,我们仅更新了它们的周期。把这些系统放在赫罗图上与 A 型相接双星进行比较,发现 A 型分离双星两子星均位于终龄主序附近,演化程度相当,而大部分 A 型相接双星的主星位于终龄主序附近,次星位于零龄主序附近,主星演化程度明显高于次星。A 型分离双星一般周期较长,详细研究的样本较少,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有待积累样本后开展。
学科主题天文学
语种中文
页码0
源URL[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28018]  
专题云南天文台_双星与变星研究组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伍劲锋. A型食双星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云南天文台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