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处理对天然碱性矿物微观结构及镉吸附性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项淑婷4,5; 杨潇5; 刘思言4,5; 张有军3; 王德宁2; 从辉3; 李绍健1; 阎秀兰5 |
刊名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5-03-20 |
卷号 | N/A期号:0页码:1-21 |
关键词 | 天然碱性矿物 球磨 吸附 Cd 吸附机理 |
ISSN号 | 1672-2043 |
产权排序 | 1 |
英文摘要 | 为强化天然海泡石对镉的吸附性能,本实验以河北省某天然海泡石矿区原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法球磨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并综合利用多种表征技术,系统探究了不同球磨速度(BM1:300 r·min-1、BM2:450 r·min-1、BM3:600 r·min-1、BM4:750 r·min-1)对天然碱性矿物微观结构及镉吸附能力的影响。通过改变pH、Cd(II)溶液浓度、吸附时间、共存离子等条件参数,明确了不同球磨处理碱性矿物对Cd(II)的静态吸附行为和强化除镉能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提高球磨转速可增大天然碱性矿物材料的比表面积和改善其孔道结构,且随着球磨转速增大,材料表面的电负性随之增强。600 r·min-1的条件下制得的球磨材料(BM3)镉吸附性能最佳,吸附量可达37.27 mg·g -1,是原状天然碱性矿物的18.18倍。球磨处理使得材料表面产生了大量π-π*,可与镉形成Cd(II)-π键。同时,高能球磨可使材料颗粒细化,提高材料表面钙镁原子比增大,有利于提升镉与钙镁离子的离子交换能力。BM3不仅在较宽的pH变化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镉吸附能力,当Mg2+、Cl-和SO42-存在时,BM3对Cd(II)仍能保持较好的去除率,这说明球磨处理在改善天然碱性矿物吸附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可为绿色高效天然矿物修复材料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丰富了相关吸附机理,有利于进一步重金属高效吸附剂的规模化生产。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3155] ![]() |
专题 | 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阎秀兰 |
作者单位 | 1.河北省石家庄平山县林业局 2.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3.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有限公司; 4.中国科学院大学; 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项淑婷,杨潇,刘思言,等. 球磨处理对天然碱性矿物微观结构及镉吸附性能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5,N/A(0):1-21. |
APA | 项淑婷.,杨潇.,刘思言.,张有军.,王德宁.,...&阎秀兰.(2025).球磨处理对天然碱性矿物微观结构及镉吸附性能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N/A(0),1-21. |
MLA | 项淑婷,et al."球磨处理对天然碱性矿物微观结构及镉吸附性能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N/A.0(2025):1-2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