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尹立河3,4; 王平2; 王田野1; 乔冈3,4; 马洪云3,4; 张俊3,4; 董佳秋3,4 |
刊名 | 西北地质
![]() |
出版日期 | 2025-03-28 |
卷号 | 58期号:02页码:16-30 |
关键词 | 地下水依赖型植被 西北地区 生态韧性 生态水位 植被与地下水相互作用 |
ISSN号 | 1009-6248 |
产权排序 | 3 |
英文摘要 | 植被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科学问题。西北旱区广泛分布地下水依赖型植被,部分地区人类活动造成的水位下降已超过其生态水位阈值,导致生态功能受损,甚至植被大面积枯死,严重威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笔者基于国内外在区域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的识别、生态韧性评价、植被-地下水协同演化以及地下水生态水位确定等4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并指出未来研究应当关注的重点方向。综合分析表明,西北地区流域尺度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的识别研究相对较少,而对识别结果进行地面验证的稳定同位素方法还需改进;生态韧性研究多注重地表生态与环境指标,而忽略了地下水、根系布等地下指标,缺少基于抵抗力、恢复力和适应力的生态韧性综合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的研究不能满足生态保护修复的需要;植被-地下水协同演化研究受限于不能精准探测根系变化,根系动态探测技术及刻画根系-水源协同变化的模型有待进一步发展;生态水位主要是基于现状条件确定的静态水位,对受降水和地下水侧向补给影响下的水位变化空间差异以及植物自身适应性考虑不足,还需研究外界条件改变下的动态生态水位。通过梳理西北地区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指出当前研究的薄弱研究环节和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西北旱区生态水文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依据。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3146] ![]() |
专题 | 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作者单位 | 1.郑州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中国地质调查局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尹立河,王平,王田野,等. 西北地区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与展望[J]. 西北地质,2025,58(02):16-30. |
APA | 尹立河.,王平.,王田野.,乔冈.,马洪云.,...&董佳秋.(2025).西北地区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与展望.西北地质,58(02),16-30. |
MLA | 尹立河,et al."西北地区地下水依赖型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与展望".西北地质 58.02(2025):16-3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