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小行星(2572)Annschnell测光数据分析——相接双小行星模型参数测定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黄敬4,5; 王晓彬3,4,5; 窦江培1,2
刊名天文学进展/Progress in Astronomy
出版日期2025-03
卷号43期号:01页码:100-113
关键词太阳系小行星 洛希双小行星 相接双小行星 光度模型
ISSN号1000-8349
DOI10.3969/j.issn.1000-8349.2025.01.06
其他题名Photometry Analysis of Asteroid (2572) Annschnell—— the Contact Binary Asteroids Model
产权排序第1完成单位
英文摘要太阳系小行星的密度/质量是理解其起源和演化历史的重要参数。小行星密度的测量一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双小行星系统正好提供了测量小天体密度的机会。相接双小行星是一种同步双小行星,其轨道半长轴等于两个小行星(假设为椭球形)的最大半长轴之和。在云南-香港宽视场巡天观测数据中发现,小行星(2572) Annschnell的光变曲线展现出典型的相接双小行星光度特征。为此,构建了一套相接双小行星光变曲线反演程序,通过计算得到(2572)Annschnell的两个天体的密度(约为3.15 g/cm3),结果与CV或CK陨石的密度接近,证实该小行星系统应是C族小行星成员。从归一化转动角速度(?=0.34)和无量纲系统角动量(H=0.48)推断,该相接双小行星可能由单个小行星经转动裂变形成。
学科主题天文学 ; 太阳与太阳系
分类号P141.2
URL标识查看原文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37306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31210];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182780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专项[CMS-CSST-2021-B08];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专项[CMS-CSST-2021-A1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专项[CMS-CSST-2021-B0]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373069, U2031210]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1827804]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专项[CMS-CSST-2021-B08, CMS-CSST-2021-A11, CMS-CSST-2021-B0]
版本出版稿
源URL[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28249]  
专题云南天文台_系外行星研究组
云南天文台_中国科学院天体结构与演化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天体结构与演化重点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大学;
5.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敬,王晓彬,窦江培. 小行星(2572)Annschnell测光数据分析——相接双小行星模型参数测定[J]. 天文学进展/Progress in Astronomy,2025,43(01):100-113.
APA 黄敬,王晓彬,&窦江培.(2025).小行星(2572)Annschnell测光数据分析——相接双小行星模型参数测定.天文学进展/Progress in Astronomy,43(01),100-113.
MLA 黄敬,et al."小行星(2572)Annschnell测光数据分析——相接双小行星模型参数测定".天文学进展/Progress in Astronomy 43.01(2025):100-11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云南天文台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