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调控黏着斑激酶结构与功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杨晴 |
答辩日期 | 2025-05-16 |
文献子类 | 硕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吕守芹 |
关键词 | 黏着斑激酶FAK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力致蛋白去折叠 结构-功能关系 |
学位专业 |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
其他题名 |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Force Regulated Focal Adhesion Kinas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
英文摘要 | 黏着斑激酶(FAK,Focaladhesionkinase)是细胞内重要的力学敏感多结构 域蛋白,其通过结构域间的相互协同发挥激酶和支架双重功能,在细胞的增殖、 迁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FAK从N-末端到C-末端依次含有FERM、Kinase 与FAT等三个主要结构域,并分别在FERM与Kinase之间,以及Kinase与FAT 之间含有linker1 与linker2 无序区。目前对FAK结构-功能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其FERM和Kinase两结构域之间自抑制机理的调控,强调了细胞内膜磷脂分 子PIP2以及FAK自身寡聚在其激活中的作用。但是,作为桥接细胞内膜与细胞 骨架的桥梁分子,细胞骨架重组或者细胞变形势必产生外力进而作用在FAK分 子上,此力如何调控FAK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另外,FAK的C端FAT结构 域一方面通过其与paxillin等骨架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行使支架功能,另一方面 其磷酸化位点Y925的磷酸化将启动胞内MAPK/ERK信号通路。而外力如何调 控FAT的结构-功能关系也不清楚。基于此,本论文利用多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 方法结合理论建模系统探究了外力作用下全分子FAK及其FAT结构域的结构响 应,及对其功能的调控。具体工作如下: 1) 全分子FAK结构在外力下的结构响应。首先本文基于AlphaFold2预测 的人源全分子FAK结构进行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聚类以及构象自由能形 貌分析确定FAK代表性结构。接着基于FAK代表性结构进行力致去折叠模拟, 通过FAK各结构域端到端距离以及骨架粒子的RMSD变化,表征外力作用下全 分子FAK各结构域的去折叠时序和构象动力学。结果显示:外力作用下,FAT 结构域最不稳定,最先发生去折叠。而且FAT的去折叠过程呈现明显的中间态 特征。 2) 力致FAT结构域去折叠动力学及其功能。全分子FAK力致去折叠过程 中FAT呈现去折叠中间态。进一步基于FAT单体以及FAT-paxillin复合物进行 FAT的力致去折叠模拟,得到三个典型去折叠中间态I,II,III。而FAT的不同去 折叠中间态将产生两方面功能:一是通过分子对接及结合自由能计算,发现FAT 的去折叠I态会增强其与paxillin的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的增强源于FATN端 的N916-D918,以及paxillin 中 LD2和LD4的E4;二是FAT的去折叠I态到II 态的转换会显著增加其磷酸化位点Y925周围的水分子数,增强其暴露程度,更 容易发生磷酸化。 3) 调控FAT去折叠动力学及其生物学功能的最优力值区间预测。上述模拟 结果显示:力致FAT去折叠在I态可以增强与paxillin的相互作用,而II态和 III 态可以暴露Y925增强其磷酸化。而外力大小则会通过调控FAT去折叠动力 学进而调控其功能。那么是否存在最优的力值作用区间来有序调控这两方面的 功能呢?基于此,本论文进一步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数据,结合态转移方程和受 体-配体相互作用动力学,在去折叠I态维持的时间尽可能长,从I态到II态的转换时间尽可能短的假设下,预测出FAT在外力作用下实现功能的最优力值区 间是1.5-41.3 pN。 综上,本论文通过多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与理论建模相结合的策略,系统考察了黏着斑激酶FAK及其FAT结构域在外力作用下的动态构象变化与功能调控 机制。这些发现深化了对FAK力学敏感特性的认识,为进一步理解FAK分子的 结构-功能关系提供基础数据。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101205] ![]() |
专题 | 力学研究所_国家微重力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晴. 力调控黏着斑激酶结构与功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力学研究所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