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AIS数据和多源环境数据的印度洋北部海域船舶时空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杰
答辩日期2025-05-18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导师邢前国
关键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商业船舶,渔船,时空分布,印度洋北部海域
英文摘要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作为现代船舶监测的核心技术,凭借多维数据整合与实时通信能力,在海上交通管理、航线优化及渔业资源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星载AIS技术突破了地理限制,实现了远洋海域全天候、大范围监测,极大提升了远洋船舶追踪的精度和效率。

        印度洋北部海域是全球能源运输的关键区域,涵盖世界多个重要航道,亦是中国远洋渔船的重要作业区。研究该海域的船舶时空分布规律,不仅有助于优化航线布局、提升航运效率,还能为渔业资源管理、海上安全预警及地缘战略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利用AIS数据解析船舶活动特征,即能为中国远洋作业管理、能源安全保障及海洋权益维护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与战略意义。

       本研究采用网页图像处理的方式获取AIS数据,围绕印度洋北部海域船舶时空分布规律展开,重点分析了三种商业船舶(干货船、液货船、客船)及渔船的分布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首先结合同时期卫星遥感影像,对采用网页图像处理的方式获取的AIS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时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采用GAM模型、ECDF等机器学习和数理统计方法,并结合GIS空间统计方法,构建了印度洋北部海域四种类型船舶的分布量化指标,揭示了各类型船舶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了船舶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及其潜在影响。随后结合海洋环境数据和海洋管理政策,进一步分析了渔船活动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海洋环境、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及典型海域渔船活动变动情况。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1)获取的AIS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近岸船舶AIS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时性较高,远洋船舶AIS数据存在一定的延迟,但在宏观尺度上仍能够准确反映船舶的时空分布趋势。说明采用网页图像处理的方式获取的AIS数据具备一定的可信度,可应用于进一步的船舶分布分析工作。

(2)印度洋北部海域商业船舶(干货船、液货船、客船)分布呈现鲜明的类型与时空分异特征。从船舶类型看,干货船数量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沿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的东西向航线运输大宗商品;液货船主要集中于波斯湾至马六甲海峡的南北向航线上,承担全球油气运输任务;客船则多以近岸航线为主。从时间方面看,干货船和客船在东北季风期(10月至次年3月)的交通量高于西南季风期(4至9月),液货船因运输货物特性和能源需求刚性交通量全年相对稳定。从空间分布看,苏伊士运河、红海、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及马六甲海峡五大航运节点的船舶流量巨大,且沿岸港口集群、油气资源富集区(如波斯湾)与区域经济带(如印度西海岸)共同作用强化了船舶活动的空间聚集效应。

(3)印度洋北部海域渔船活动受季风影响显著,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交替使渔船活动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表明,东北季风期间(10月至次年3月),渔船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较高,为渔船作业高峰期;西南季风期间(4月至9月),CPUE下降,渔船主要处于转产或休渔状态。空间分布上,渔船活动主要集中在20°N ~ 6°S,90°E以西至非洲东海岸海域,其中阿拉伯海中部和东南部海域渔船分布季节性变化显著。海洋环境方面,渔船高CPUE区域通常与适宜的SST条件相关,Chl-a浓度的中值和低值区是渔船主要分布区域,仅少部分渔船活动于高Chl-a浓度区。研究进一步确定了适宜渔船作业的环境参数范围:SST为27.96 ~ 29.47°C,Chl-a浓度为0.03 ~ 1.81 mg/m³。社会事件亦会对渔船活动造成影响,2020至2023年间,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渔船活动大幅减少,随后两年逐步恢复,整体趋势呈回升态势。

(4)地理空间位置对研究区海域渔船活动变化的影响尤为显著,海洋环境因子的解释能力相对有限,且二者均在不同季节对CPUE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CPUE对地理位置变化更为敏感,经度(Lon)对CPUE的影响强于纬度(Lat)。海洋环境因子中,海表温度(SST)在各季节均展现出较高的解释率;渔船活动变动方面,阿拉伯海中部公海渔船分布重心呈现向高纬度海域移动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与之对比,马尔代夫专属经济区东侧海域渔船分布季节性变化不显著,但渔船活动的月重心位置变化明显,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

创新点:(1)研究通过网页图像处理的方式高效获取真实实时的AIS数据,构建了低成本、易操作的数据采集方法,可在缺少专业AIS设备的条件下获取AIS数据;(2)基于AIS数据构建船舶分布量化指标体系,揭示了印度洋北部海域船舶活动规律;(3)较全面揭示了影响印度洋北部海域渔船时空分布变化的关键因素,深化了对渔业活动与海洋环境关系的认识。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40668]  
专题烟台海岸带研究所_海岸带信息集成与综合管理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杰. 基于AIS数据和多源环境数据的印度洋北部海域船舶时空变化研究[D].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