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情景下额济纳绿洲荒漠河岸林水资源承载力风险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孟杰2,3; 李洪飞1,3; 王俊芳2,3; 许端阳3 |
刊名 | 地理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25-06-26 |
卷号 | N/A期号:0页码:1-13 |
关键词 | desert riparian forest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climate change Ejin Oasis |
ISSN号 | 1000-0690 |
DOI | 10.13249/j.cnki.sgs.20240664 |
产权排序 | 1 |
英文摘要 | 研究选择地下水埋深作为评估荒漠河岸林水资源承载力风险的核心指标,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 karelinii)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了2020年地下水埋深与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并预测了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额济纳绿洲荒漠河岸林的水资源承载力风险。研究结果显示:(1)额济纳绿洲荒漠河岸林整体地下水埋深范围为1.12~9.18 m,平均值为2.82 m。2020年,胡杨和柽柳的分布总面积分别为326.04 km2和3 567.94 km2。胡杨分布区有77.02%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柽柳分布区有21.00%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2)在SSP1-1.9和SSP5-8.5气候情景下,2025—2050年胡杨分布区的平均地下水埋深预计将分别增加0.31 m和0.49 m,柽柳分布区的平均地下水埋深预计将分别增加0.47 m和0.63m;而在SSP2-4.5气候情景下,胡杨分布区和柽柳分布区的平均地下水埋深将减少0.43 m。3种未来气候情景下,预计2025—2050年荒漠河岸林胡杨和柽柳分布区地下水埋深将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这些空间分布变化在额济纳河上游狼心山附近和下游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附近表现较为显著。研究结论指出,未来气候变化将加剧额济纳绿洲荒漠河岸林水资源承载力风险,对其生态系统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区域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配置。同时,水资源管理应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推动高效利用。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保障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4450] ![]() |
专题 | 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许端阳 |
作者单位 | 1.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孟杰,李洪飞,王俊芳,等. 气候变化情景下额济纳绿洲荒漠河岸林水资源承载力风险研究[J]. 地理科学,2025,N/A(0):1-13. |
APA | 孟杰,李洪飞,王俊芳,&许端阳.(2025).气候变化情景下额济纳绿洲荒漠河岸林水资源承载力风险研究.地理科学,N/A(0),1-13. |
MLA | 孟杰,et al."气候变化情景下额济纳绿洲荒漠河岸林水资源承载力风险研究".地理科学 N/A.0(2025):1-1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