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河南省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减排效应与生态补偿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宋博2; 邢弘育2; 张盼盼2; 张丹1
刊名资源科学
出版日期2025-05-25
卷号47期号:05页码:1050-1062
关键词wheat straw resource utilizatio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life cycle assessment method Henan Province
ISSN号1007-7588
产权排序2
英文摘要【目的】探讨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减排效应和生态补偿机制,能够为减少农业碳排放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进一步推动小麦秸秆全量化利用,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方法】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研究2023年河南省小麦秸秆不同资源化利用方式的碳减排效应,并在不同资源化利用结构情景下预测2033年的碳减排潜力,最后提出相应的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奖惩双线生态补偿机制。【结果】(1)2023年河南省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碳减排量为157.52万t,其中燃料化利用的替代减排效应最大,为110.68万t。(2)针对2033年河南省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减排潜力进行情景预测,结果表明,在小麦秸秆燃料化利用占比提升20%的情况下,碳减排量最高,预计为1043.21万t;在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比例按照当前状况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碳减排量最低,预计为161.48万t。(3)2023年洛阳市等6个地区为受偿地级市,郑州市等12个地区为补偿地级市,河南省补偿资金对受偿资金的覆盖率达到了96.32%。奖惩双线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奖优罚劣”的方式能够对河南省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并在横向生态补偿中有效减轻了财政压力。【结论】在碳减排方面,未来河南省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空间十分广阔,且燃料化利用的碳减排潜力最为突出。河南省应加强生态补偿,并辅以相应的配套措施,为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保障。
URL标识查看原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4442]  
专题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通讯作者张盼盼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宋博,邢弘育,张盼盼,等. 河南省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减排效应与生态补偿机制[J]. 资源科学,2025,47(05):1050-1062.
APA 宋博,邢弘育,张盼盼,&张丹.(2025).河南省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减排效应与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科学,47(05),1050-1062.
MLA 宋博,et al."河南省小麦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减排效应与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科学 47.05(2025):1050-106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