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青藏高原东部河源区植被时空格局的不确定性:叶面积指数产品对比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罗洢雯1,2; 马宁2; 张永强2
刊名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25-04-07
卷号45期号:11页码:5541-5556
关键词leaf area index(LAI) vegetation change uncertainty trend Tibetan Plateau
ISSN号1000-0933
DOI10.20103/j.stxb.202410312658
产权排序1
英文摘要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青藏高原植被变化显著,整体呈“变绿”之势。然而,前人关于全球尺度的植被变化研究发现,不同卫星遥感产品得到的叶面积指数(LAI)之大小和变化趋势皆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揭示青藏高原植被时空变化格局的不确定性,不仅是科学评估寒区生态系统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前提,还可为未来减小对地卫星观测误差提供参考。据此,研究聚焦青藏高原植被条件较好的东部河源区,揭示三种长时间序列LAI数据产品(GIMMS、GLASS和GLOBMAP)在表征LAI多年均值和变化趋势的异同。就多年均值而言,研究区内三种LAI产品的相对不确定性达到26.19%;在生长季三个阶段中,生长季初期的相对不确定性最大,为32.7%。就1982—2018年间的变化而言,GLOBMAP和GLASS相对增大了25.05%和20.24%,而GIMMS的相对变化仅为3.85%,亦即GLOBMAP和GLASS的“绿化”现象最为明显。对1982—2018年间整个生长季、生长季初期和中期的LAI而言,三种产品变化方向不完全一致的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0%,这一面积比例在生长季末期甚至超过了75%。在各下垫面类型中,草原的LAI相对不确定性最大,平均为37.7%;而森林LAI变化方向不完全一致的比例最大,超过了森林总面积的60%。在缺少大面积实测LAI地面“真值”的情况下,虽然并未揭示具体何种LAI产品精度最高,但结果对学术界有重要启示:在研究植被变化对生态、水文和气候之影响时,需谨慎使用某单独的LAI产品,否则可能得到相反的科学认知。在未来高分辨率卫星观测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的辅助下,LAI产品的不确定性有望进一步减小,这需要遥感、测绘、生态、地理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
URL标识查看原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4482]  
专题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通讯作者马宁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罗洢雯,马宁,张永强. 青藏高原东部河源区植被时空格局的不确定性:叶面积指数产品对比研究[J]. 生态学报,2025,45(11):5541-5556.
APA 罗洢雯,马宁,&张永强.(2025).青藏高原东部河源区植被时空格局的不确定性:叶面积指数产品对比研究.生态学报,45(11),5541-5556.
MLA 罗洢雯,et al."青藏高原东部河源区植被时空格局的不确定性:叶面积指数产品对比研究".生态学报 45.11(2025):5541-555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