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效应空间显式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以宁波市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刘盈紫薇2,3,4,5,6; 刘宇鹏1,4,5,6; 毛婷3,4,5,6; 聂宇3,4,5,6; 陈伟强3,4,5,6 |
| 刊名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 出版日期 | 2025-05-28 |
| 卷号 | 64期号:03页码:546-554+556 |
| 关键词 | life cycle assessment material flow analysis building whole-life-cycle carbon emission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 operational carbon emission |
| ISSN号 | 0438-0479 |
| 产权排序 | 5 |
| 英文摘要 | [目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具有能耗高、排放量大等特点,因此深入理解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时空特征以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兼具时间动态和空间显式特征的建筑碳效应综合评估模型来进行隐含碳和运行碳的排放核算,并以宁波市为例开展了模型应用与验证.[结果]宁波市建筑碳排放总量呈现倒U型趋势,在2002年达到峰值45.23 Mt.其中隐含碳排放占据主导地位,且建材生产与运输阶段是隐含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从空间格局上看,中心区的碳排放逐步由建材流入的隐含碳为主转变为建筑运行碳为主,而周边区域则由于快速建设形成了新的隐含碳排放“热点”并逐步向四周“扩散”.[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效应空间显式模型能够精准刻画建筑碳排放的时空格局与构成特征,为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对建筑碳排放的“感-传-知-控”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基础与可靠的分析能力,可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并逐步持续推进建筑部门的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4480] ![]() |
| 专题 |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 通讯作者 | 刘宇鹏 |
| 作者单位 | 1.厦门市城市环境智慧管理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大数据与模拟中心; 3.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大学; 5.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6.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盈紫薇,刘宇鹏,毛婷,等.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效应空间显式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以宁波市为例[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64(03):546-554+556. |
| APA | 刘盈紫薇,刘宇鹏,毛婷,聂宇,&陈伟强.(2025).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效应空间显式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以宁波市为例.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4(03),546-554+556. |
| MLA | 刘盈紫薇,et al."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效应空间显式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以宁波市为例".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4.03(2025):546-554+55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