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游憩利用协同:科学内涵与研究展望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王甫园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5-06-20 |
卷号 | N/A期号:16页码:1-13 |
关键词 |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recreational use ecosystem services tourism synergy humanearth relationship |
ISSN号 | 1000-0933 |
DOI | 10.20103/j.stxb.202412063013 |
产权排序 | 1 |
英文摘要 |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游憩利用有助于提升生态修复地的多元价值、效益和功能,推动区域绿色发展。思辨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游憩利用协同的科学内涵和理论指向,并发现以往研究主要探讨了生态修复与游憩利用的模式和策略、格局与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规划设计技术方法等。随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阶段与目标的不断演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要求下,已有研究存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游憩利用协同模式评价、过程与格局、机理及其对区域多尺度人地关系效应研究不足等问题。后续研究需要:(1)深入挖掘生态修复与游憩利用协同模式的特征,从场地/项目尺度、生态区/带尺度、区域尺度剖析协同的特征、实践成效与问题教训;(2)开展过程分析和格局评价,从要素、结构、功能和价值等视角刻画生态修复与游憩利用协同演化格局,归纳自组织演化规律;(3)揭示协同的影响机制,刻画游憩要素与其他地理要素时空耦合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政策驱动力以及相关干扰因子和调节因子的作用方向和互动机制;(4)评估生态修复与游憩利用对区域多尺度人地关系的效应,解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文化效应、生态环境效应间的权衡和协同关系,评价尺度效应并探讨尺度衔接机制:(5)探究优化调控路径和治理模式,从生态安全、经济效益、社会福祉、文化传承、投资成本等视角思辨最佳协同治理模式和科学路径,为构建人地关系和谐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模式提供决策支撑。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4493] ![]() |
专题 |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甫园.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游憩利用协同:科学内涵与研究展望[J]. 生态学报,2025,N/A(16):1-13. |
APA | 王甫园.(2025).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游憩利用协同:科学内涵与研究展望.生态学报,N/A(16),1-13. |
MLA | 王甫园."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游憩利用协同:科学内涵与研究展望".生态学报 N/A.16(2025):1-1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