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形成区G10.32-0.15中反馈机制的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张幸1,2; 李大磊1 ; 加尔肯·叶生别克1,2
|
| 刊名 | 天文学进展
![]() |
| 出版日期 | 4562 |
| 卷号 | 42期号:4页码:639-649 |
| 关键词 | 分子云 分子谱线 恒星形成 |
| ISSN号 | 1000-8349 |
| DOI | 10.3969/j.issn.1000-8349.2024.04.06 |
| 其他题名 | Study the Feedback Mechanism in Star Forming Region G10.32-0.15 |
| 产权排序 | 2 |
| 英文摘要 | 反馈在恒星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恒星和行星的形成、星团和母体分子云的演化都具有重要影响。利用多波段的红外数据以及亚毫米波的连续谱数据确定了恒星星团的位置以及致密尘埃团块C1、C2、C3、C4和C5的分布。NH3速度积分强度的分布与870μm示踪的致密尘埃的分布具有很好的成协性,表明NH3能很好地示踪致密分子气体。在局域热动平衡的假设下,结合NH3(1,1)和NH3(2,2)的分子谱线数据,通过辐射转移计算获取了分子气体的速度场、速度弥散、旋转温度、NH3柱密度以及波束填充因子的分布。通过进一步的计算,得到了G10.32-0.15中气体的运动温度、声速、非热速度弥散、热压与非热压的比值以及马赫数。综合分析以上结果,表明G10.32-0.15中的致密气体可能受到了恒星形成区多种反馈机制的影响:C1区域的气体可能受到热反馈的影响,C2和C3区域的气体可能受到爆炸反馈的影响,C4和C5区域的气体可能受到动量反馈的影响。恒星形成区G10.32-0.15与周围的致密气体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不同区域的气体可能由不同反馈机制主导。 |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 语种 | 中文 |
| CSCD记录号 | CSCD:7883590 |
| WOS记录号 | CSCD:7883590 |
| 源URL | [http://ir.xao.ac.cn/handle/45760611-7/7593] ![]() |
| 专题 | 恒星形成与演化研究团组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乌鲁木齐 830011 2.新疆大学,乌鲁木齐 830046;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幸,李大磊,加尔肯·叶生别克. 恒星形成区G10.32-0.15中反馈机制的研究[J]. 天文学进展,4562,42(4):639-649. |
| APA | 张幸,李大磊,&加尔肯·叶生别克.(4562).恒星形成区G10.32-0.15中反馈机制的研究.天文学进展,42(4),639-649. |
| MLA | 张幸,et al."恒星形成区G10.32-0.15中反馈机制的研究".天文学进展 42.4(4562):639-64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天文台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