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热浪和干旱的时空关联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贺山峰1; 柏钦冕1; 李铮2; 吴叶涵1; 吴绍洪3; 冯爱青4; 王伟1 |
刊名 | 地理研究
![]() |
出版日期 | 2025-07-10 |
卷号 | 44期号:07页码:1770-1785 |
关键词 | 热浪 干旱 时空关联性 Mann-Kendall检验 交叉小波变换 长江中下游 |
ISSN号 | 1000-0585 |
产权排序 | 3 |
英文摘要 |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浪与干旱事件频发,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造成了灾难性影响,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当前研究多强调单一极端事件的多重特征,对多类事件的时空特征对比分析尚显不足,各类事件相互间的关联机制更有待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热浪与干旱事件,本研究基于1961—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应用Sen+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时段揭示了该区域暖季热浪事件和干旱事件的演变特征,并从多个视角进一步探究两者的时空关联性。结果表明:(1)在全时段(1961—2020年)热浪日数、频次、最长持续时间及干旱频次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干旱日数和干旱最长持续时间则微弱下降,热浪和干旱的变化周期具有较高一致性;分时段来看,除干旱频次外,其他指标均呈现出前期(1961—1990年)减少、后期(1991—2020年)增加的趋势,其中热浪各指标在两个时段的变化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2)热浪日数、频次及最长持续时间的高值均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全时段和后期时段热浪各指标表现为显著增加的站点主要位于湖南和江西;干旱日数、频次及最长持续时间则均呈现中部高两侧低、东部高于西部的空间特征,在后期时段,约60%站点的干旱指标表现为增加趋势,范围逐渐覆盖了研究区中部和西部。(3)热浪事件和干旱事件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1990年以后热浪日数、频次及最长持续时间的变化较干旱各对应指标普遍提前1/4个周期,同时两类事件各对应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大,其中湖南、江西两省及湖北和安徽的南部等地是相关系数的高值区,复合干热灾害风险加剧。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防范热浪、干旱及两者复合灾害风险提供参考和依据。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5234] ![]() |
专题 | 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王伟 |
作者单位 | 1.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国家气候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贺山峰,柏钦冕,李铮,等. 近6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热浪和干旱的时空关联特征[J]. 地理研究,2025,44(07):1770-1785. |
APA | 贺山峰.,柏钦冕.,李铮.,吴叶涵.,吴绍洪.,...&王伟.(2025).近6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热浪和干旱的时空关联特征.地理研究,44(07),1770-1785. |
MLA | 贺山峰,et al."近6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热浪和干旱的时空关联特征".地理研究 44.07(2025):1770-178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