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xEnt模型的玛多县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分布及草地承载能力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郭兴健1,2; 邵全琴3,4,5; 杨帆6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5-07-30 |
卷号 | N/A期号:20页码:1-12 |
关键词 | 草地承载能力 适宜栖息地 MaxEnt模型 大型野生食草动物 无人机遥感 |
ISSN号 | 1000-0933 |
DOI | 10.20103/j.stxb.202406031276 |
产权排序 | 4 |
英文摘要 | 在综合识别多种大型野生食草动物适宜栖息地范围及重叠状况的基础上,开展草地承载能力定量评价对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的实现,指导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恢复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于2017年春夏季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玛多县开展无人机野生动物调查,综合同时间的地面调查公开数据集,利用MaxEnt模型识别藏野驴(Equus kiang)、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及岩羊(Pseudois nayaur)等三种区域特有大型野生食草动物栖息地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范围内可食牧草产草量,评估草地最大承载能力。主要取得以下结论:玛多县藏野驴、藏原羚及岩羊适宜栖息地总面积分别为10294.49 km2、15134.58km2以及3271.53 km2;藏野驴与藏原羚适宜栖息地重叠度较高,面积为6544.59 km2,藏原羚与岩羊的栖息地重叠面积仅1743.27 km2,藏野驴与岩羊二者之间的栖息地重叠面积很小,县域西北部有1230.29 km2的区域为三者共同的适宜栖息地范围;玛多县适宜栖息地范围内草地承载能力为98.43万羊单位,藏野驴、藏原羚及岩羊的单一适宜栖息地范围内草地承载能力分别为3.86万只、64.29万只以及1.01万只;若仅考虑单一物种,理论上最多可承载藏野驴14.22万只,或藏原羚163.95万只,或岩羊15.02万只,但实际管理中需考虑家畜争食以及其他生境资源限制等情况。本研究相关研究思路及结果可为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范围及策略的制定提供参看与借鉴。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5253] ![]() |
专题 | 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邵全琴 |
作者单位 |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3.海南大学生态学院;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 5.中国科学院大学; 6.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郭兴健,邵全琴,杨帆. 基于MaxEnt模型的玛多县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分布及草地承载能力分析[J]. 生态学报,2025,N/A(20):1-12. |
APA | 郭兴健,邵全琴,&杨帆.(2025).基于MaxEnt模型的玛多县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分布及草地承载能力分析.生态学报,N/A(20),1-12. |
MLA | 郭兴健,et al."基于MaxEnt模型的玛多县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分布及草地承载能力分析".生态学报 N/A.20(2025):1-1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