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形区域高精度碳监测网络选址与评估——以重庆市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徐辉1; 陈报章2,3,4; 方君君3; 郑子铖3,4; 江净泓5; 张慧芳3; 王然6 |
刊名 | 地理研究
![]() |
出版日期 | 2025-07-10 |
卷号 | 44期号:07页码:1925-1940 |
关键词 | 温室气体监测网 空间代表性 复杂地形 碳排放评估体系 重庆 |
ISSN号 | 1000-0585 |
产权排序 | 3 |
英文摘要 | 为实现国家和城市“碳中和”目标,急需建设区域温室气体监测网,以监测评估碳中和行动的有效性。复杂地形地区的动力场复杂,对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网建设的科学选址方案设计提出了挑战。本研究以复杂地形城市——重庆市为例,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地覆被及土地利用、大气动力场和碳排放/碳汇及二氧化碳(CO2)浓度分布特征,开展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研究。采用WRF-CHEM、HYSPLIT、FLEXPART、SAFE-C、区域碳同化反演系统RCAS等模型,分析了研究区的气象动力场特征、模拟了监测点位监测数据信息来源区的范围、评估了监测网中监测站点对公里格网碳通量同化反演核算的敏感度,提出了一套适应于复杂地形地貌的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网站点选取及其代表性评估的技术方法与方案。通过对动力场和监测点位信息来源范围的整合分析,有效获得了复杂风场情景下科学设计城市温室气体监测网站点(塔)位置选取的实操方案。区域碳同化反演系统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重庆市一期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网对重庆市建成区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的敏感度达93.05%,验证了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网具有高的空间代表性、能全覆盖监测重庆市建成区碳源汇动态变化信息。依托该监测网获取的高精度CO2浓度数据驱动区域碳同化反演系统,可实现高分辨率公里格网碳排放和碳汇的准实时核算。本研究提出的科学评估方法对复杂地形区域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网设计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5236] ![]() |
专题 |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王然 |
作者单位 | 1.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2.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大学; 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6.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徐辉,陈报章,方君君,等. 复杂地形区域高精度碳监测网络选址与评估——以重庆市为例[J]. 地理研究,2025,44(07):1925-1940. |
APA | 徐辉.,陈报章.,方君君.,郑子铖.,江净泓.,...&王然.(2025).复杂地形区域高精度碳监测网络选址与评估——以重庆市为例.地理研究,44(07),1925-1940. |
MLA | 徐辉,et al."复杂地形区域高精度碳监测网络选址与评估——以重庆市为例".地理研究 44.07(2025):1925-194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