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丘陵山区农业生产转型碳排放影响效应——以福建省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罗莎莎1; 赖庆标2; 冯琰玮3; 王修成2; 许标文1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5-04-29 |
卷号 | 45期号:13页码:6181-6193 |
关键词 | 农业碳排放 农业生产转型 影响效应 异质性分析 福建省 |
ISSN号 | 1000-0933 |
DOI | 10.20103/j.stxb.202412113052 |
产权排序 | 3 |
英文摘要 |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双碳”目标下探究农业生产转型的碳排放影响效应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低碳转型协调发展。选择南方丘陵山区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研究尺度,从“要素-结构-功能”三个维度构建农业生产转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碳排放系数法、综合分析法、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2006—2021年福建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格局,诊断农业生产转型类型,探究农业生产转型的碳排放差异及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福建省农业碳排放变化率整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农业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平均降幅达63.9%。(2)福建省农业生产转型结果划分为四类,不同农业生产转型特征各异,引发了差异化碳排放变化趋势。(3)基准回归结果显示,劳均耕地面积增长是农业碳排放强度增加的重要因素,乡村非农就业率提高带来的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是农业碳排放强度降低的主要动力。(4)异质性结果表明,技术进步、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体系是区域农业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研究有助于为南方丘陵山区不同农业生产转型区域实现差异化农业低碳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5252] ![]() |
专题 |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许标文 |
作者单位 |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 2.福建省地质测绘院;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罗莎莎,赖庆标,冯琰玮,等. 南方丘陵山区农业生产转型碳排放影响效应——以福建省为例[J]. 生态学报,2025,45(13):6181-6193. |
APA | 罗莎莎,赖庆标,冯琰玮,王修成,&许标文.(2025).南方丘陵山区农业生产转型碳排放影响效应——以福建省为例.生态学报,45(13),6181-6193. |
MLA | 罗莎莎,et al."南方丘陵山区农业生产转型碳排放影响效应——以福建省为例".生态学报 45.13(2025):6181-619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