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游憩服务利用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基于图像语义分割技术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朱尧1,2; 曾瑜皙3; 钟林生1,3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5-07-11 |
卷号 | N/A期号:19页码:1-13 |
关键词 | 生态系统游憩服务 空间差异 国家公园 图像语义分割 |
ISSN号 | 1000-0933 |
DOI | 10.20103/j.stxb.202409262350 |
产权排序 | 3 |
英文摘要 | 国家公园是生态系统游憩服务供给的重要空间载体。虽然已有研究探索了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游憩服务空间分布,但较少关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游憩服务供给的空间差异及其形成机制。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采用图像语义分割技术识别生态系统游憩服务供给类型,运用广义加性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游憩服务供给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游憩服务供给集中在少部分区域,黄河源园区的生态系统游憩服务供给量相对较高,长江源园区较低。约16%的核心保护区具有高生态系统游憩服务供给密度,其中大部分位于黄河源园区核心保护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游憩服务供给类型包括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两大类,地形地貌、湿地、野生动物等10小类,以野生动物和传统文化符号为主,这种格局的形成受到海拔、与湖泊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生态系统游憩服务供给格局特征与形成的了解,为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游憩服务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215265] ![]() |
专题 |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曾瑜皙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朱尧,曾瑜皙,钟林生. 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游憩服务利用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基于图像语义分割技术[J]. 生态学报,2025,N/A(19):1-13. |
APA | 朱尧,曾瑜皙,&钟林生.(2025).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游憩服务利用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基于图像语义分割技术.生态学报,N/A(19),1-13. |
MLA | 朱尧,et al."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游憩服务利用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基于图像语义分割技术".生态学报 N/A.19(2025):1-1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