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粗细混合颗粒流冲击特性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吕珉昌2,3; 李新坡2,3; 谢艳芳1; 孙玉莲2,3; 雷小芹2,3; 李秀珍2,3
刊名自然灾害学报
出版日期2025-04-15
卷号34期号:02页码:121-128
关键词颗粒流 崩滑灾害 冲击力 流体-结构相互作用
ISSN号1004-4574
DOI10.13577/j.jnd.2025.0212
英文摘要崩塌滑坡启动后在坡面加速运动形成高速颗粒流,对影响范围内的人员与构筑物造成冲击损伤,是山区常见的灾害类型之一。崩滑颗粒流对结构的冲击过程包含颗粒的直接撞击以及死区形成之后的间接冲击,颗粒的粒径是影响冲击力的主要因素。为更深入了解颗粒流冲击作用机制,把崩滑颗粒流简化为粗细双粒径混合颗粒材料,采用碎石和砂土进行配比,制作不同粗细颗粒含量的混合材料,利用斜槽试验研究其运动堆积特性和冲击作用。试验发现粗颗粒材料具有更强的运动性,同时对结构造成的冲击力也大,粗颗粒对结构的直接撞击可产生数倍稳态冲击力的脉冲力。理论模型对颗粒流冲击力的计算结果与稳态阶段时的试验值接近,但明显低于初始阶段的脉冲峰值,主要原因是理论模型没有考虑大颗粒的直接撞击作用。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8998]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吕珉昌,李新坡,谢艳芳,等. 粗细混合颗粒流冲击特性试验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25,34(02):121-128.
APA 吕珉昌,李新坡,谢艳芳,孙玉莲,雷小芹,&李秀珍.(2025).粗细混合颗粒流冲击特性试验研究.自然灾害学报,34(02),121-128.
MLA 吕珉昌,et al."粗细混合颗粒流冲击特性试验研究".自然灾害学报 34.02(2025):121-12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