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泥石流沟道植被生长特征与减灾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宗家明1,2,3; 陈剑刚2,3; 王辰元1,2,3; 王金水1,2,3; 王喜安1,2,3; 杨飞1,2,3
刊名灾害学
出版日期2025
卷号40期号:03页码:167-173
关键词泥石流 流域环境 植被分布 生长特征 减灾模式
ISSN号1000-811X
英文摘要泥石流沟道植被状况因地理环境和植物生长特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影响了泥石流的成灾环境和工程防治效果,制约了绿色减灾技术的发展。为研究不同流域泥石流沟道植被生长状况及其减灾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对研究区植被生长分布特征进行采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物种间距分布相对固定;树种自身因素比环境因素对林分密度影响更明显,不同流域的林分密度范围为100~5 000株/hm2;植被生长状况与土体破碎程度之间呈负相关,沟道侵蚀严重区域的树木平均胸径比稳固区的更小;此外,植被根系横截面积比:RAR(乔)≥RAR(灌)≥RAR(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沟道减灾模式评估方法,并对不同减灾模式适用性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可为山区泥石流的绿色减灾提供一定参考。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9004]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宗家明,陈剑刚,王辰元,等. 泥石流沟道植被生长特征与减灾模式研究[J]. 灾害学,2025,40(03):167-173.
APA 宗家明,陈剑刚,王辰元,王金水,王喜安,&杨飞.(2025).泥石流沟道植被生长特征与减灾模式研究.灾害学,40(03),167-173.
MLA 宗家明,et al."泥石流沟道植被生长特征与减灾模式研究".灾害学 40.03(2025):167-17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