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高原区高植被覆盖型公路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曾小艳2,3,4; 田宏岭2,3,4; 温成志2,3,4; 顾乡1; 陈松1
刊名科学技术与工程
出版日期2025-05-08
卷号25期号:13页码:5330-5339
关键词高原 高植被覆盖 公路滑坡 成因机制
ISSN号1671-1815
英文摘要高原高植被覆盖型滑坡调查难度大,资料不足,滑坡形态及内部信息获取难,隐蔽性高,对道路威胁大。以四川省小金县肖家坡滑坡为例,在现场详细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无人机倾斜及正射摄影技术识别滑坡的形态及规模;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分析滑坡的历史变形;并利用机载LiDAR获取滑坡地表点云及数字影像数据,得到去植被后滑坡地表数字高程模型及厘米级滑坡地表三维模型,获取去植被后滑坡地表信息,从而对高原区高植被覆盖滑坡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肖家坡滑坡顶部海拔3 030 m,植被覆盖度90%,为典型的高原高植被覆盖滑坡,独特的高原沟谷型地貌特征、具有良好临空面、斜坡结构简单地层易滑、雨水易渗透入坡体并形成积水区为诱发滑坡的主要内因;外部因素中长期降水使坡体内部渗水软化,岩土体强度降低,冻融循环进一步弱化其坡体强度,地震与人类工程活动对土体结构扰动一步降低坡体稳定性。在内外诱因的共同驱使下,滑坡变形逐渐加大并产生逐级滑移。研究结果可对高原区高植被覆盖型公路滑坡的预测预报及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9017]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四川阿坝交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山地自然灾害与工程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曾小艳,田宏岭,温成志,等. 高原区高植被覆盖型公路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5,25(13):5330-5339.
APA 曾小艳,田宏岭,温成志,顾乡,&陈松.(2025).高原区高植被覆盖型公路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25(13),5330-5339.
MLA 曾小艳,et al."高原区高植被覆盖型公路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 25.13(2025):5330-533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