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部中建南海底峡谷群的发现及演化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孙美静2; 姚永坚2; 罗伟东2; 胡小三2; 周娇2; 徐子英2; 鞠东2; 刘杰1 |
| 刊名 | 地球科学
![]() |
| 出版日期 | 2022 |
| 卷号 | 47期号:11页码:4005 |
| 关键词 |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topography control factor Zhongjiannan canyons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sedimentology 沉积特征 地形地貌 控制因素 中建南峡谷 南海西北部 沉积学 |
| ISSN号 | 1000-2383 |
| 英文摘要 | 在南海西北部首次发现中建南峡谷群,目前对其地质信息尚未开展相关研究.综合利用水深地形数据和二维多道地震资料,主要分析中建南峡谷群的地形地貌特征、平面展布与分段性特点,精细刻画峡谷沉积充填结构及演化特征,再进一步讨论峡谷形成的控制因素.中建南海底峡谷群分布于中建阶地与中建北海台之间,它是由西侧的一条主轴峡谷和东侧的多条小型分支峡谷组成,整体呈SE-S-SE走向,以走向转折拐点为起点,将峡谷分为三段式:北段、中段和南段,北段以侵蚀作用为主,中段和南段主要受侵蚀作用、沉积作用,东南部的峡谷口外主要受沉积作用.研究区晚中新世–第四纪时广泛分布峡谷沉积体系,包括半深海相、三角洲相、峡谷/水道充填相、滑塌相、块体搬运复合沉积和浊积扇相.揭示了该海底峡谷群的发育和演化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沉积物源供给和重力流、底流作用的控制.通过对该峡谷群的地形地貌和沉积演化特征的分析,将对海洋地质灾害、南海深水沉积体系研究及油气资源勘探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 语种 | 英语 |
| 源URL | [http://ir.giec.ac.cn/handle/344007/38614] ![]()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2.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美静,姚永坚,罗伟东,等. 南海西北部中建南海底峡谷群的发现及演化特征[J]. 地球科学,2022,47(11):4005. |
| APA | 孙美静.,姚永坚.,罗伟东.,胡小三.,周娇.,...&刘杰.(2022).南海西北部中建南海底峡谷群的发现及演化特征.地球科学,47(11),4005. |
| MLA | 孙美静,et al."南海西北部中建南海底峡谷群的发现及演化特征".地球科学 47.11(2022):400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广州能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