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绿氨能源化及氨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陈永珍; 韩颖; 宋文吉; 冯自平
刊名储能科学与技术
出版日期2023
卷号12期号:1页码:111
关键词green ammonia ammonia fuel fuel cell 绿氨 氨燃料 燃料电池
ISSN号2095-4239
英文摘要随着全球“减碳”目标的提出,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但是制取成本高、储存及运输困难等问题限制了氢的大规模能源化应用。氨作为氢的载体,具有“零碳”意义的绿氨越来越引起各国重视。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探讨,综述了绿氨能源化的前景及氨燃料应用的进展。介绍了绿氨的来源,从绿氨生产成本、技术成熟度及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绿氨规模化应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船舶运输及发电等是氨燃料的重要目标应用领域,但是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氨的安全性、掺烧理论以及燃烧系统改造等难题。氨燃料电池是氨能源化的重要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氨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包括氧离子导电电解质固体氧化物氨燃料电池、质子传导电解质固体氧化物氨燃料电池、质子膜氨燃料电池和碱性氨燃料电池等。综合分析表明,全球减碳政策驱动因素是现阶段绿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质子膜氨燃料电池和碱性氨燃料电池在短期内将无法满足氨燃料的规模化应用,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具有高度的燃料灵活性,是最有前景的氨燃料电池类型。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giec.ac.cn/handle/344007/38639]  
专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永珍,韩颖,宋文吉,等. 绿氨能源化及氨燃料电池研究进展[J].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3,12(1):111.
APA 陈永珍,韩颖,宋文吉,&冯自平.(2023).绿氨能源化及氨燃料电池研究进展.储能科学与技术,12(1),111.
MLA 陈永珍,et al."绿氨能源化及氨燃料电池研究进展".储能科学与技术 12.1(2023):11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广州能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