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不等截面串联双管浮体模型波浪能量转换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覃梓真; 吴必军; 张芙铭
刊名太阳能学报
出版日期2022
卷号43期号:12页码:476
关键词wave energy oscillating water column technology capture width ratio backward bent duct buoy straight duct 波浪能 振荡水柱技术 俘获宽度比 后弯管 直通管
ISSN号0254-0096
英文摘要提出一种具有后弯管和直通管2种工作模式的新型振荡水柱装置,并通过水槽实验来探讨做功方式、波周期、波高及质量等因素对该装置从波浪能到气动能量转换的影响。水槽实验表明,当模型工作在后弯管模式下,气室中气流双向做功时,规则波中的俘获宽度比(CWR)最高可达138.6%,随机波中的CWR最高可达94%;气流单向做功时,规则波中CWR最高可达113.7%,随机波中CWR最高可达81.9%。当模型工作在直通管模式下,气流双向做功时,规则波中CWR最高可达81.1%,随机波中CWR最高可达66.2%;气流单向做功时,规则波中CWR最高可达53.9%,随机波中CWR最高可达42.1%。模型在随机波实验中后弯管、直通管工作模式的CWR峰值分别能达到“巨鲸号”的3倍、2倍,显然模型的后弯管工作模式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特性。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giec.ac.cn/handle/344007/38642]  
专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覃梓真,吴必军,张芙铭. 不等截面串联双管浮体模型波浪能量转换特性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22,43(12):476.
APA 覃梓真,吴必军,&张芙铭.(2022).不等截面串联双管浮体模型波浪能量转换特性研究.太阳能学报,43(12),476.
MLA 覃梓真,et al."不等截面串联双管浮体模型波浪能量转换特性研究".太阳能学报 43.12(2022):47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广州能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