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双哈特曼的共光路共模块自适应光学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陈善球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6-06-1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授予地点光电技术研究所
导师许冰
关键词自适应关学 共光路共模块 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COM USB 组件对象模型 Hadamard模式
学位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文摘要应用自适应光学技术进行光束大气传输波前畸变校正时,希望系统能同时对激光进行光束净化和大气湍流造成的波前畸变进行补偿,并且能够同时有效地克服发射系统制造误差、重力变形以及光路内部气体扰动的影响,得到接近衍射极限的输出激光光束。常规自适应光学系统仅能有针对性校正其中一部分,而共光路共模块自适应光学正是针对以上弱点提出的自适应光学新技术,实现了全光路像差的探测与校正,对提高系统的集成性和可靠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了共光路共模块自适应光学原理,介绍了采用双哈特曼作为共模块传感器的共光路共模块自适应光学系统。围绕该系统讨论了主机控制程序的设计和基于USB的接口卡的设计,同时对整个系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法,并对改进方法进行了研究,最终成功实现了闭环。 主机控制程序采用了基于类的面向对象的思想,同时参照了目前软件设计的先进模型:组件对象模型,既降低了主机控制程序的复杂性,同时又有利于主机控制程序模块的调试。 采用基于USB的接口技术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对传输线路的干扰,保证数据的有效传输。 本文对探测噪声对波前复原带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认为测试传递矩阵的电压对复原电压有影响,基于Hadamard模式和噪声滤波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噪声对复原电压的影响,并对目前存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 目前,基于双哈特曼的共光路共模块自适应光学系统已经能够闭环工作。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11-19
页码72
源URL[http://ir.ioe.ac.cn/handle/181551/194]  
专题光电技术研究所_光电技术研究所博硕士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善球. 基于双哈特曼的共光路共模块自适应光学研究[D]. 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光电技术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