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陈启兴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8-06-10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光电技术研究所 |
导师 | 吴钦章 |
关键词 | 软件无线电 中频接收机 调制类型自动识别 DSP FPGA |
其他题名 | The research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Software Radio |
学位专业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中文摘要 |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是建立一个通用的硬件平台,而将尽可能多的功能用软件实现。软件无线电的核心是将宽带A/D和D/A尽可能靠近天线,用实时高速DSP/CPU代替传统的专用数字电路完成A/D后和D/A前的一系列处理,将无线通信的功能尽可能多地采用软件进行定义。 首先研究了软件无线电的中频接收机技术,具体内容包括射频低通采样软件无线电结构、射频带通采样软件无线电结构、中频带通采样软件无线电结构、中频部分的重要模块、应用平台技术;其次,介绍了调制类型自动识别技术,具体内容包括调制类型自动识别的应用领域、面向解调的调制类型自动识别和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然后,分析了软件无线电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体内容包括多信道滤波技术、载波同步技术、位同步技术、软件化调制技术和软件化解调技术;最后,探讨了软件无线电中的随机信号分析技术,主要内容有维纳滤波的时域和Z域设计、卡尔曼滤波器设计、非参数化谱估计技术、参数化谱估计技术、高阶统计分析技术、短时Fourier变换技术、Gabor变换技术和小波分析技术。 通过分析FPGA和DSP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指出目前FPGA加DSP方案更加适合软件无线电应用系统的数字信号处理要求。 提出了面向解调的调制类型识别算法。把调制类型自动识别和解调联系起来,既能提高正确识别率,又可以提高调制类型自动识别和解调的处理效率。 研究了一种用于通信系统载波同步的新数字锁相环。与传统的PLL相比,它增加了一条由FFT、频率估计和频率电压转换组成的支路,其捕捉时间和同步带都有显著的改进。 论证了基于脉宽调制技术的位同步方法。利用PWM技术间接插入了一个码元同步信号。PWM处理的本质是用不同的占空比表示不同的符号。就算是单极性、连续出现的符号,该方法都能够实现位同步。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3-11-19 |
页码 | 110 |
源URL | [http://ir.ioe.ac.cn/handle/181551/290] ![]() |
专题 | 光电技术研究所_光电技术研究所博硕士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启兴.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研究[D]. 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光电技术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