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新运行机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冯超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13-05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导师 | 赵振堂 |
关键词 | 自由电子激光 高增益 高增益高次谐波放大 回声增强高次谐波放大 级联 啁啾脉冲放大 超短脉冲 双色 相位误差 切片能散 |
其他题名 |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Novel High-Gain Free-electron laser Schemes |
学位专业 | 核技术及应用 |
中文摘要 | 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FEL)已被证明可用于产生功率高、相干性好、波长可调,时间结构优异的短波长辐射脉冲。这些特性使得高增益FEL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高增益FEL物理的核心在于其运行机制,目前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FEL运行机制,其中自放大自发辐射(SASE)机制和高增益高次谐波放大(HGHG)机制是将高增益FEL推向短波长的可行技术路线,且都已经为实验所证实。然而,这些运行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点:SASE由电子束的噪声起振,这导致了其最终辐射脉冲的纵向相干性较差,中心波长和输出脉冲能量也不稳定;HGHG机制能够产生全相干的FEL,但由于受到能散的限制,单级HGHG的谐波转换效率有限,很难用于产生X射线波段的辐射。为改善这些运行机制的缺点,同时满足FEL用户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新运行机制的提出和验证一直是高增益FEL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高增益FEL的新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3-12-06 |
页码 | 153 |
源URL | [http://ir.sinap.ac.cn/handle/331007/13351] ![]() |
专题 |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1-2017年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冯超. 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新运行机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