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制氢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丁军锋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0-05-30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王蔚国 ; 许 赪
关键词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氧电极 LSM/YSZ LSCF 氢电极
中文摘要氢能作为能量密度高、无污染的生态清洁能源,一直是国际能源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高温蒸气电解(HTSE)可以提供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大规模制氢途径。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在高温下将水蒸气高效电解为氢气和氧气,结合核能在理论上可以实现高达50%的热氢转化效率,近年来倍受各国科技工作者的关注。目前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制氢尚处于起步阶段,选择理想的电极材料、提高电解池寿命和能量效率、降低制氢成本等都是研发过程中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燃料电池(SOFC)事业部成熟的燃料电池技术的基础之上,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首先就实验用SOEC陶瓷测试系统,从氢电极载水气体种类、载水气体流量和湿度这三方面,研究它们对SOEC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氢电极载水气体为H2,流量为0.2-0.3 SLM,湿度为70%时,电解池SOEC性能达到最好的电解效果。 2、从氧电极研究角度出发,构建了氧电极材料分别为(La,Sr)MnO3/YSZ(LSM/YSZ)和La0.6Sr0.4Co0.2Fe0.8O3(LSCF)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s)。在温度为750℃,电流密度为0.25A.cm−2 的SOEC模式下,通过对两种类型的SOECs进行了约110小时的电解实验,发现它们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电解性能。LSM/YSZ氧电极在电解过程中存在激活过程;而以LSCF为阳极的电解池在电解开始阶段无激活现象,在电解中间阶段则出现明显衰减。 3、从氢电极研究角度出发,对两片不同批次燃料电池LSM1样品与LSM2样品分别进行SOEC-SOFC测试,发现LSM1样品表现出优越的SOEC-SOFC性能,这可能与样品的LSM/YSZ氧电极与电解质结合、氢电极中Ni沉积以及氢电极孔隙率有关。 4、设计了一种新型SOEC电解池堆结构,综合考察了LSM/YSZ/Ni-YSZ电池氢氧电极接触以及各部件对SOFC-SOEC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SOEC堆型测试系统在相同充电电流密度下电解电压远低于SOEC陶瓷测试系统,制氢效率高。在120个小时电解实验中,SOEC堆型测试系统各部件运行平稳,未见重大衰减出现。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07-21
源URL[http://ir.nimte.ac.cn/handle/174433/536]  
专题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_硕/博士论文成果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丁军锋. 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制氢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