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未来50年水土流失变化预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柴宗新; 范建容![]() |
刊名 | 自然灾害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1 |
卷号 | 10期号:4页码:15-19 |
关键词 | 长江 水土流失 地貌 地质因素 人为因素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
ISSN号 | 1004-4574 |
其他题名 | Forecast of soil erosion change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in the coming 50 years |
通讯作者 | 柴宗新 |
合作状况 | 其它 |
中文摘要 | 长江上游未来50年水土流失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相对稳定的地貌、地质因素、可能突然发生的地震因素,具有波动特性变化的气象因素和具有双重性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分析结果认为,长江上游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为26.4万km^2,经过治理后,2050年长江上游可减少土壤侵蚀量8.06亿t,河流年均输沙量减少为3.04亿-4.56亿t。 |
英文摘要 |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oil erosion change in upper Yangtze River in the coming 50 years incJude following: relatively stable geomorphological and geological factors; suddenly arisen earthquake factors; undulate change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factors; dual character artificial factors. The artificial factor is a decisive factor to influence soil erosion.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suitable area of soil erosion treatment is 26.4 x 104 km2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The yearly soil erosion mass will reduce 8.06 x 108 and yearly sediment discharge will be 3.04 x 108 ~ 4.56 x 108t after soil erosion treatment in 2050. |
学科主题 | S157 |
收录类别 | CSCD ; 北大中文核心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912690 |
公开日期 | 2010-07-12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02]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柴宗新,范建容. 长江上游未来50年水土流失变化预测[J]. 自然灾害学报,2001,10(4):15-19. |
APA | 柴宗新,&范建容.(2001).长江上游未来50年水土流失变化预测.自然灾害学报,10(4),15-19. |
MLA | 柴宗新,et al."长江上游未来50年水土流失变化预测".自然灾害学报 10.4(2001):15-1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