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效益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建辉![]() ![]() |
刊名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05 |
卷号 | 3期号:4页码:32-36 |
关键词 | 水土流失 效益评价 退耕 紫色土 丘陵区 |
其他题名 | Influence and its benefits evaluation of removal lands from cultivation to afforestation and grassland in slope farmland on soil erosion in hilly region of purple soil |
通讯作者 | 刘刚才 |
合作状况 | 其它 |
中文摘要 | 认识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耕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评价退耕还林还草的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通过2年(2003--2004年)的小区试验,观测了紫色土坡耕地种作物(小麦一玉米)、饲草(黑麦草)、果树(枇杷)和“果树+饲草”这4种模式的水土流失状况,并用层次分析法等对其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观测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种草和种“果树+饲草”这2种模式,较作物模式显著减少水土流失超过30%,其中“果树+饲草”模式的侵蚀量减少60%以上。同时发现,退耕地如果只种果树,水土流失量反而多于种作物地,揭示了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地表盖度。效益分析结果表明,4种模式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大小次序是:“果树+饲草”〉饲草〉作物〉果树。 |
分类号 | S157 |
资助信息 | 十五”国家攻关计划项目“四川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2001BA606A-06-6)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紫色土土壤允许侵蚀量的原态定位研究”(40201029)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07-13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99]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建辉,刘刚才. 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效益评价[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4):32-36. |
APA | 张建辉,&刘刚才.(2005).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效益评价.中国水土保持科学,3(4),32-36. |
MLA | 张建辉,et al."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效益评价".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3.4(2005):32-3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