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科学检讨和建议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信宝![]() |
刊名 | 中国水土保持
![]() |
出版日期 | 2003 |
期号 | 1页码:17-17,32 |
关键词 | 黄土高原 植被建设 自然修复 人工造林 试验研究 |
合作状况 | 其它 |
中文摘要 | 黄土高原的植被,在自南向北由森林向草原过滤的总体趋基础上,还存在着明显的土质、微地貌和坡向的非地带性特征。黄土2m以下土层中的土壤水一旦耗用,很难补充。目前,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应以自然修复为主,辅以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地段的人工造林。黄土高原有关省区应创造性地贯彻中央"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糖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强化退耕、禁牧和封山绿化,淡化人工造林,科学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科研单位应加强高位黄土坡地稳定的人工林草建设模式及相关技术的试验研究。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07-16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823]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信宝.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科学检讨和建议[J]. 中国水土保持,2003(1):17-17,32. |
APA | 张信宝.(2003).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科学检讨和建议.中国水土保持(1),17-17,32. |
MLA | 张信宝."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科学检讨和建议".中国水土保持 .1(2003):17-17,3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