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及生态效应——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道杰; 王玉宽; 朱波; 崔鹏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出版日期2004
卷号18期号:5页码:95-98
关键词金沙江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技术 生态效应 云南 小江流域
合作状况其它
中文摘要金沙江干热河谷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强烈,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以小江流域干热河谷为研究区,根据立地条件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7类治理措施,并通过人工降雨试验,应用对比研究方法对植被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被延缓雨水汇集、截流拦沙、增强土壤入渗等生态功能效应显著;裸地、稀树草丛地、灌草地分别在人工降雨31,34,75min后开始产流,在61,79,150min后产流趋于稳定,稳定产流率分别为6.20,3.04,0.64L/min.径流平均含沙量分别为6.8,4.2,2.0g/L。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07-29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1168]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区发展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道杰,王玉宽,朱波,等.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及生态效应——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5):95-98.
APA 王道杰,王玉宽,朱波,&崔鹏.(2004).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及生态效应——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水土保持学报,18(5),95-98.
MLA 王道杰,et al."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及生态效应——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水土保持学报 18.5(2004):95-9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