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性土滑擦面的特征与形成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何毓蓉; 黄成敏 |
刊名 | 科学通报
![]() |
出版日期 | 1996 |
卷号 | 41期号:12页码:1100-1102 |
关键词 | 变性土 滑擦面 SEM形态 形成机制 |
ISSN号 | 0023-074X |
通讯作者 | 何毓蓉 |
合作状况 | 其它 |
中文摘要 | 国际上在土壤分类中已把变性土列为独立的土纲。80年代以来,我国也陆续发现变性土分布。变性土最重要的诊断特征是:其剖面下层有紧挨相交的滑擦面,它是分析变性土特性和形成过程的重要证据,但迄今尚未见对滑擦面研究的专门的文献报道。本文以发现于我国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的干润变性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滑擦面的特征与形成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土壤样品采自云南省元谋县老城乡丙间村,分别取于普通变性土和表蚀变性土剖面下层的滑擦面层。前者采自35cm以下,后者采自25cm以下土层。采样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土壤分类和性状见文献[2] |
学科主题 | P642.1 |
收录类别 | CSCD ; 北大中文核心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347966 |
公开日期 | 2010-08-16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1436]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何毓蓉,黄成敏. 变性土滑擦面的特征与形成机制[J]. 科学通报,1996,41(12):1100-1102. |
APA | 何毓蓉,&黄成敏.(1996).变性土滑擦面的特征与形成机制.科学通报,41(12),1100-1102. |
MLA | 何毓蓉,et al."变性土滑擦面的特征与形成机制".科学通报 41.12(1996):1100-110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