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高程模型在黄土高原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李发源 ; 龙毅 ; 葛珊珊 |
| 刊名 | 人民黄河
![]() |
| 出版日期 | 2006 |
| 卷号 | 28期号:1页码:73-75 |
| 关键词 | 黄土高原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地形分析 地面坡谱 黄土地貌 |
| 通讯作者 | 李发源 |
| 合作状况 | 其它 |
| 中文摘要 | 近年来,随着国家多比例尺尺度DEM(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及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的完善,给黄上高原研究带来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在简要回顾黄土高原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指出研究方法和数据源足限制黄七高原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DEM在黄上高原研究中的应用的几个阶段,特别是近年来提出的黄土高原地面坡谱方法,认为地面坡谱在空间上呈有规律的变异,能反映不同地貌类型及发育特征,坡谱分析法可作为黄土高原“高分辨率”地貌认识和划分的切入点。 |
| 分类号 | TP399 |
| 资助信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1089) |
| 语种 | 中文 |
| 公开日期 | 2010-08-24 |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1580] ![]()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发源,龙毅,葛珊珊. 数字高程模型在黄土高原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 人民黄河,2006,28(1):73-75. |
| APA | 李发源,龙毅,&葛珊珊.(2006).数字高程模型在黄土高原研究中的应用综述.人民黄河,28(1),73-75. |
| MLA | 李发源,et al."数字高程模型在黄土高原研究中的应用综述".人民黄河 28.1(2006):73-7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